好花红故乡欢迎您!未登录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技创新助力贵州交通跑出发展加速度
科技创新助力贵州交通跑出发展加速度
来源:西部开发报  时间:2017-06-19


云端架高路,高原变“平原”。率先在西部地区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之后,贵州又向着一万公里高速公路的建设目标努力迈进。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的贵州破除瓶颈,加速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其中科技创新发挥着极大的支撑保障作用。“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贵州交通科技的发展是交通建设的迫切需求,也是贵州交通人对科技创新的不懈追求。”贵州省交通运输厅科教处处长康厚荣说,依托交通运输部实施“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贵州交通科技创新能力、高层次人才、科技经费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快速发展,科技的支撑保障作用明显,十一五科技贡献率44%,十二五上升至49.44%。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贵州要破解交通瓶颈,修路就得修桥。世界高桥前100名中中国有80座,其中40座在贵州。“可以讲贵州桥梁建设设计水平达到世界水平,引领世界桥梁建设。”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厅长王秉清说,贵州桥梁样式多,梁桥、斜拉桥、悬索桥等所有桥梁类型在贵州都能够看到,可以说,贵州是“世界桥梁博物馆”。

杭瑞高速毕都段北盘江大桥桥面到谷底垂直高度达565米,相当于200层楼的高度,桥塔顶部距离谷底740米,是目前世界第一高桥,项目的研究成果有效解决了大跨径钢桁梁斜拉桥的关键技术难题,支撑了大桥的高质安全建成,板桁结合加劲梁的设计及研究成果为山区同类桥梁提供参考和示范,形成了山区大跨度钢桁梁斜拉桥的建设的理论体系和经验方案,提高了此类桥梁的建设效率,成为山区大跨径钢桁梁斜拉桥的建设“范本”。

2016年,贵州交通突破山区大跨径桥梁建设技术,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等技术推广应用取得显著成效,荣获全省科技进步(科技成果转化)二等奖4项、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水盘高速公路北盘江特大桥荣获“鲁班奖”和“詹天佑奖”。
水盘高速发耳隧道,是国内已建高速公路瓦斯浓度和穿越煤层数最为罕见的隧道,每一个参建者都在挑战“生命的禁区”。隧道的贯通标志着公路瓦斯隧道在瓦斯治理、揭煤防突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填补了该项技术领域的空白。
贵州交通科技在实践中攻克了岩溶地区公路修筑成套技术、山区长大桥梁、瓦斯隧道等工程施工难题。在国内率先开展机制砂技术的应用研究,形成了高强度、高性能、自密实、抗扰动、抗分散、高扬程泵送、大体积等一整套的机制砂混凝土技术。发布了《贵州省高速公路机制砂高强混凝土技术规程》,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全面应用。据不完全统计,自2011年以来,贵州交通运输科技共获得省部级各类奖项20余项,公路水路行业获得高奖的频率远远高于其他行业。

走进平罗高速建设现场,根据贵州独有地形设计的两座特大桥建成后,将继续刷新现有世界纪录。大小井特大桥为450米的钢管拱混凝土上承式拱桥,与周边地形最佳融合;三塔斜拉的平塘特大桥,主跨550米,其328米主塔塔高为世界第一,“根据地形设计的W型三塔斜拉桥,在山区来说,是非常少见的。”康厚荣说。

“贵州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从10多年前科技投入年仅35万元的低水平状态,逐步实现跳级。”康厚荣介绍,尤其是2012年以来,随着贵州高速公路建设、水运建设三年会战以及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攻坚的实施,科研经费累计投入3.8亿元,通过300多个科研项目联合60余所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参建单位共同攻关,取得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

交通科技入“云端”
近年来,贵州交通建设不断创下多个“第一”,如今,贵州加强推进智慧交通建设,全面推进“互联网+交通运输”加快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交通领域的集成创新与应用,围绕交通运输改革发展大局,以交通大数据“聚通用”为核心,支撑行业管理提质增效,服务公众便捷出行,在行业和省内创造了十二个第一或率先。依托“云上贵州”平台的建设,“智慧交通云”建成了全国领先的交通行业云计算平台和大数据应用示范基地,完成贵州交通“一令通、一号通、一卡通、一点通”建设。“交通云”的跨行业融合发展,是贵州在运用大数据提升交通行业治理能力,发展大数据创新应用及产业的又一成功探索。

六省一市跨区域交通运输云数据中心落户贵州,目前聚集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广西、湖南、重庆路况、运政相关数据信息1400多万条,使六省一市的交通实时路况得以同步,为我国交通运输行业体系的数据开放共享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办法。

实现ETC卡在高速服务区、公交出行等方面的应用,拓展ETC卡第三方支付业务商户2000多家,与货车帮等物流企业合作,创新ETC卡发卡方式,2016年共发卡83万张,累计发卡133万张,发卡数量爆发式增长,“想做成贵州的‘香港八达通卡’。”康厚荣介绍,目前ETC已经集高速公路通行、服务区购物、贵阳市重大商区购物、洗车等功能于一体,并有一定折扣,即将要拓展到省内旅游卡和社保卡业务。

连通省外,贵州与全国110个城市实行互联互通,成为西部第一个全域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省份。

同时,还建成了9个区域路网中心建设,实现全省高速公路视频联网,逐步接入国省干线、客运场站、水运监控数据,形成“1+9”路网管理模式。“九个市州都有路网信息,并且能够实时共享,对于公路出行、应急事件处理、全省道路管理来说具有强大的数据支撑和决策来源。”贵州交通信息与应急指挥中心副主任郭锐介绍。目前,全省交通量调查观测站805个,8对高速公路免费wifi,已接入高速公路视频监控17000路、国省干线公路视频监控174路,实现高速公路重点路段视频监测率100%、主要城镇出入口收费站ETC覆盖率100%、重点营运车辆监测率100%。

依托大数据,贵州还完成了国家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贵州区域节点建设并开始试运行,逐步接入各地物流企业数据,积极促进该平台与物流云、电商云的互联互通,实现物流运输提质增效。

目前,“智能交通云”平台已构建起高效率的信息感知网,境内所有高速公路路况实时监控和调控,贵州省智能交通已广泛运用到客车站联网售票、手机端自动感知公交车出行等便民领域。
信息化交通技术手段,在贵州农村地区也逐渐发挥效用。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广大农村村民已经开始享受网约车服务带来的便捷交通。村民只需在手机中安装“通村村”用户端,便可享受公交实时查询、班车实时查询与呼叫、出租车实时叫车、包车等六大服务,实现村民出行需求信息与班车运行信息的实时对接平台。通过用户端、司机端、管理端与图像识别系统的结合使用,“通村村”智慧交通云可实现公交车辆实时定位、定制化叫车包车服务、包车流程审批、车辆行驶安全信息预警及记录、手机购票、本地媒体资讯、行业数据挖掘等几大功能。通过运管企业的车辆信息、运行数据、图像数据等与村民的出行数据共享,实现交通与出行信息的对称化,司机驾驶员的管理规范化、载客行为正规化,从而减轻管理部门交通客运治理的压力。

高大上的交通建设尖端科技,让人们对贵州另眼相看;改善民众的出行体验,信息化的技术手段正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交通科技创新,从大到小,一点一滴融入着、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为贵州交通的建设,注入“加速度”的动力源。
×
×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